原本三岔河这小镇就是倚着码头建起来的,从码头上来过了寨墙,顺着一条小路走上二百来米出来,就到了街道上。
小镇就这么一条街道,出来的地方就是大街最西头,对面早餐摊位上炸油条烙葱油饼的香味,隔着马路都已经飘进鼻子了。
卖胡辣汤的都是认识的,看他们两人过来,老远就笑着招呼:“燕老板吃早饭没有,来喝碗胡辣汤啊!”
燕飞也笑:“就是来喝胡辣汤的,两大碗胡辣汤,再来一块钱油条一块钱水煎包一块钱葱油饼,对了,小蒸包也来一笼!”
老板都是一愣:“就你们俩人,吃得完吗?”
燕飞无所谓:“今早上不太饿,少吃点算了。老板你快点……”
见他这样,老板也只能给他准备东西了。一块钱油条一块钱葱油饼就是一小筛子了,水煎包一块钱十来个,还有小蒸包,其他人看着他两人面前摆的东西,有认识的顿时佩服无比:到底是大老板,吃都比别人能吃!
姑娘和燕飞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学会了无视**——无视周围人的诧异目光。
不但如此,这姑娘还一脸的小幸福——她又不傻,知道燕飞要那么多,是想让自己什么都尝尝。所以说有时候和一个吃货在一起,总还是有优点的,至少想多要两样吃的不用担心吃不完。
等东西上齐,燕飞看着那胡辣汤就感慨起来:“以前都是三毛钱一大碗,我就只喝一毛钱的就行,现在这物价涨的也太快了!”
看着他那装模作样忧国忧民的样子,正偷偷感觉着小幸福的姑娘就乐个不停:“你说的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啊?一毛钱人家给你盛吗?”
燕飞一脸的老气横秋,长叹一声道:“唉!是有些年头了,那都是我小时候的事儿了。以前那胡辣汤虽说三毛钱一碗,不过你要是一碗喝不完,一毛钱二毛钱的都给盛。”
这话也不是乱说的,其实现在也盛,主要是现在生活逐渐好转,出来吃早餐的算是条件好的,有时候也不好意思计较那点,也不在乎多要喝两口。
徐小燕姑娘不知道这个,是因为小时候根本没在外边吃过饭。不像燕飞就他和爷爷两个人,就算铁匠铺生意不好,老头儿手里也有点家底不缺钱花,懒得做饭的时候就带着燕飞来买饭吃。
看着燕飞的那故作深沉的表情,姑娘乐个不停。
附近都是吃饭的人,姑娘也不好意思大笑,低着头憋着笑嗔怪道:“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吃饭,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七老八十了呢!”
燕飞只当没听见姑娘说什么,继续装深沉,一脸的回忆往事:“现在不比当年了啊!想当年我喝一毛钱的就行了,现在倒是能喝一大碗,就是涨价太快,贵的快有点喝不起了……”
摊位本来就不大,他这话声音又大了点,正好那老板刚给另一个人盛完饭,扭过头来打趣道:“别人说我这涨价贵就算了,你燕老板要是都嫌贵,以后我这胡辣汤还能卖给谁啊?”
姑娘瞪了面前这搞怪的家伙一眼,干脆不理他小心地夹了一个小笼包,开始吃了起来。
刚没吃几口,一抬头看见那家伙又开始冲自己挤眉弄眼……
姑娘正舀了一勺胡辣汤吹凉,见他那模样忍不住瞪着他问:“你那是干什么呢?有话就说,看你什么样儿!”
燕飞不说话,一个劲儿地朝姑娘身后示意。
姑娘一扭头,看到一个瘦小的年轻人,正咧嘴笑着,挑着两大桶胡辣汤,到了不远处另一家胡辣汤铺子前,站在旁边等着往锅里加汤。
其实那一家胡辣汤比燕飞两人选的这家做的更地道,明显的那边人比这边多,所以他们俩才能‘独霸’一张小方桌,那边可都是每个桌子都坐足四个人的。
只不过这两人肯定是不会去那一家的,就算做的再好也不行。
姑娘看了一眼就扭过来头了,瞪了燕飞一眼不理他,低着头继续吹那勺胡辣汤了。
燕飞一见姑娘生气,连忙小声道歉:“我错了我错了,别生气呀!这么多人,别让人看笑话。今天不干活了,一会儿我陪你划船去县城玩去……”
姑娘一口喝了汤,看着燕飞那小心的样子,噗嗤一乐:“看你那傻样儿,都过去的事儿,我还生什么气啊!我是气你没个正形,这么多人,你都是燕老板了,一点都不注意形象。刚才那怪样子,让人看见多不好啊!”
燕飞顿时就嘿嘿乐了起来。
那家卖胡辣汤的姓刘,挑着胡辣汤的那瘦小年轻人,和燕飞刚好相反。燕飞是十四五岁看着像十**的,可那个年轻人看着像十四五的,实际上都过二十岁了。
而且身体还有点毛病,脑子不大灵活,说话爱流口水。
去年暑假徐小燕刚高考完,街上被称为大嘴婆的那个媒婆,去徐家给徐小燕说媒,说的就是这一家。所以燕飞刚才凑巧看到这年轻人过来送胡辣汤,才会对着姑娘挤眉弄眼的
当然那件事儿已经时过境迁,现在连当事人徐小燕姑娘都不放在心上了——不放在心上是不计较,真当什么事儿都没有也不可能,所以两人是肯定不会选择去那一家吃饭的。
姑娘倒是挺大度的,还小声劝燕飞道:“他也挺可怜的,你可别再对他们家做什么了!”
“你不相信我,我生气了!”燕飞表示不满。“都过去那么久了,我要想报复也不会等现在。那事儿本来就是大嘴婆搞的鬼,这点我还是分得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