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第一书生>第083章 为人师表

说是让陆诚接旨,其实张永也没带来甚么诏书。他所带来的,无非是皇帝给陆诚的一道口谕罢了。

不过天子金口玉言,传达下来的口谕虽然和书面圣旨会有所差别,但在天下人的眼中,又何尝不是圣旨呢?

事实上,朱佑樘没有下诏嘉奖陆诚,而是听了李东阳的建议,只赐了一块牌匾,就是担心造成的影响太大,出了乱子后不好收场。

赐匾和口谕嘉奖,就是在告诉天下人,这只是皇帝本人的意思,代表的是他个人的看法,以及对陆诚的欣赏,而不是朝廷要推广他的教学方式。

说白了,这种行为不过是在掩耳盗铃,但总归是给自己留了点余地。将来如果出了甚么事,也能有个台阶不是?

朱佑樘口头嘉奖了陆诚两句,并勉励他今后要好好教书,为江山社稷培育出更多栋梁之材,特赐匾额一块。

在全场无数双眼睛的注目下,陆诚起身一掀红绸,匾上的四个大字公诸于众——为人师表!

全场尽皆愕然,这四个字所包含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

这当今天子,对陆诚还真是恩荣有加呀!

谢观察的嘴角暗暗抽搐不已,脸上却还得强作镇定,心中更是觉得苦涩无比。他根本就没能料到,事情会变得如此棘手。

若是能够早点儿知晓此事,他又怎么会自讨苦吃,与陆诚为难呢?

亏得自己先前还使出百般手段,妄图嫁祸于陆诚,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更为可笑的是,自己居然还说出了“何以为师”这样的话来,这不是在自扇耳光吗?天子都亲自手书,御赐陆诚“为人师表”的匾额,你还敢说他是在误人子弟?

如今,即便是自己这边已经定案,还将案子给办成了铁案,都难保此事不会传到京城,传达当今圣上的耳中。一旦让皇帝知晓此事,就必然会下旨由刑部接手,钦点一位主审官重审此案。

也就是说,除非自己将此事做得滴水不漏,不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可疑之处。否则,都很有可能会让陆诚成功翻案,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不行,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案子已定,不能让任何人有机会翻案,哪怕是让陆诚死在牢里都行!

谢观察心中暗暗发狠,再瞥向陆诚的眼神中,不觉带上了一抹阴冷的杀意。

看着眼前的匾额,以及朱佑樘手书的那四个大字,陆诚也有种受宠若惊之感。

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私塾先生,何德何能,竟被当今皇帝赐予“为人师表”字样的牌匾?

这已经是一种极高的嘉许,一种天大的荣宠了!

历史上,被皇帝御笔赐匾的人也有不少,陆诚对此却所知有限。

印象中,伦文叙一门四进士,曾被正德皇帝赐匾“中原第一家”。而类似于自己这样的匾额,似乎只听说过孔子,这位儒家圣贤曾被康熙御赐“万世师表”的匾额。

自己是甚么?

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小到在此之前,还只能任人欺凌,无从反抗的地步。可如今,自己居然能和孔子一样,被称为“师”?

尽管孔子的那四个字,比自己这四个字的赞誉更高,可那是圣贤啊,千百年都难以出现一个,自己又哪敢妄想能与其比肩?

众人起身,谢观察正欲开口将陆诚收押,不想堂外徒然传来一道声音:“呵呵,贺知府也在呀?”

堂内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门口出现了一位年约四旬,身着绯袍的官员,正是谢观察的顶头上司——按察使大人。

贺知府当先上前行礼,故作讶然道:“臬台大人怎么也过来了?”

“见过臬台大人。”

众人纷纷上前见礼。正当此时,堂外又是一道清朗的声音传来:“这儿挺热闹的嘛!”

谢观察抬眼望去,待看清来人的面容后差点儿一个踉跄,昏倒过去。在他看来,眼下若是自己能够突然昏倒在地,反倒是能够这种尴尬的场面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周王爷朱睦审。而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同样身着绯袍的官员,就连胸前的补子上,都和那位按察使一样绣的孔雀。

“下官参见王爷!”

众人齐齐向周王行礼,而后才接着一拱手,对随同周王爷一道过来的抚台大人行礼。

几位大人物连番登场,这兰阳县衙可谓是蓬荜生辉,场面好不热闹。

就是来观审的百姓们会累一些。毕竟,他们都只是小民,而现场的这些个大老爷们,哪一个大驾光临,他们都得下跪行礼。

这一下子就来了这么多,能不累人么?

此刻,叶县尊却是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心中更是暗暗叫苦:“今日这是甚么日子呀?怎么审个陆诚的案子,就连带着搬来了这么多位大人物?”

这不对呀!姓赵的不是还和自己说,陆诚无权无势,没有甚么身份地位,也没有任何背景么?这像是没有背景的人么?

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些人都是来帮陆诚翻案的!

好在叶县尊并不孤单,如今不只是他一个人紧张,就连冯推官和谢观察都是额头冒汗,心怀忐忑,小心翼翼地应对着。生恐一个不小心之下,就会打破眼下这种既微妙,又一团和谐的气氛。

陆诚在一旁看得暗暗咋舌,多亏了左国玑凑上前来,嘴巴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才让他明白究竟发生了甚么事情。

原来,左国玑在府衙吃了个闭门羹以后,情急之下竟是想到了小郡主。

状态提示:第083章 为人师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