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万历1592>五百九十三 不听命令的军队

因兵荒马乱,道路难行,萧如薰接到以内阁名义下达的加急总督授职令的时候,已经是七天以后的正月二十八日了。

彼时,萧如薰已经用代理四边总督的名义将榆林山西兵马主力十万人调回,并且令忻州驻步军一万,太原驻步军一万,祁县驻步军一万,孝义驻步军一万,汾州驻步军一万,剩下的五万骑兵才被命令南下到孝义西南的温泉县与之会和。

不得不说,当时萧如薰面临的情况还是很严峻的,因为榆林和太原的兵马之所以遵守命令南下,并不是因为代理总督这个身份,而是因为害怕。

太原是怎么丢掉的,大家心里都有数,那些家伙因为失守了太原而感到害怕,从而不得不从前线撤回来,生怕自己成为王世扬的是殉葬品或者是替罪羔羊。

等他们抵达了目前的对敌前线之后,才知道王世扬已经将所有责任揽下来,并没有拉谁一起去死的做法,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开始放松下来,对萧如薰的军令开始阳奉阴违了。

大明朝的文官派系山头林立,军队自然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一点是肯定的,萧如薰出身宁夏,如果宁夏兵前来,自然对萧如薰恭敬有加,因为是自己人,倍感亲切。

宣府大同的边军、山东的齐兵、江浙一带的南兵、四川的川兵和广东兵也曾经在朝鲜战场和萧如薰并肩作战,受过萧如薰的恩惠,他们一定也会遵守萧如薰的军令。

李如松麾下的辽东兵虽然和萧如薰有过不愉快,但是眼下李如松带头遵守军令,辽东兵和女真兵自然也遵守军令。

可是除此之外,九边的甘肃、榆林、太原、蓟镇、固原五镇和萧如薰没有任何来往,属于陌生人。

在大明朝的军中,陌生就是对立,别说你是哪里的,首先你不是自己这边的就是外人,外人肯定要被警戒,甭管你名声有多大,大家没看到就不算。

这些边镇自己都有自己的小山头,整天窝里横,但是临了对外也是团结一致,这个镇的警惕那个镇的,那个镇的警惕这个镇的,互相警惕。

就算是宣大太原榆林这相邻极近的几个边镇都是如此,就更不要说西北边陲的宁夏镇出身的萧如薰了。

尽管名气大,战果辉煌,但是你不是咱们自己人,咱们就是不能听你的,不然你会害咱们。

这已经是惯性思维了。

再者说你萧如薰虽然名气大,但是你这个总督是私相授受,算不得数,大家遵从你的号令是给王世扬面子,不是因为你这个代理总督,反正等新任总督来了你还是要退位不是?

所以这些步军虽然按照了萧如薰的命令分兵驻守,但是被命令前往温泉镇的五万骑兵却出了问题。

他们来是来了,但是却停在温泉镇东北十五里处不再往前,太原镇的骑兵和榆林镇的骑兵分做两部分停下来休息,对萧如薰派来的要求他们速速进兵的军令视若罔闻,拒不服从,屡次搪塞。

太原总兵董一奎之前已经战死,王世扬紧急调任董一奎弟董一元继任太原总兵官,但是董一元还没有赶到,太原镇兵马现在是群龙无首的状态,几个参将游击在副总兵李维的带领下固守不前。

战事发生的时候榆林总兵达云刚刚调走,王世扬的调兵令传来的时候,榆林镇便以副总兵王威为总兵官带领榆林边军数万赶赴太原。

渴望功绩以便坐稳榆林总兵职位的想法是王威主动要求出击北边的原因,结果造成太原的失守和战局的崩盘,虽然王世扬主动当起了背锅侠不做挣扎,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之下,王威当然不敢随便上前。

太原镇的兵马也是这样的想法,两只兵马心中有愧,生怕萧如薰会做些什么,于是乎两只兵马就停在这里不愿上前,叫萧如薰十分恼火。

萧如薰又不是王世扬,不打算就之前的事情做些什么,毕竟王世扬已经担下全部责任,萧如薰还要用这些兵马北上反攻,明明是好心好意喊他们过来准备分润给他们一些功劳,结果太原和榆林的兵马居然不识好歹!

他已经把北虏最后的一万兵马围困在了温泉镇之内,只带大军到来便立刻下令总攻,将北虏一举歼灭的同时防止还有漏网之鱼逃走,这样的话他手下不到两万人的兵力就难以办到。

一片好心居然被当做驴肝肺,萧如薰也是给气得够呛。

“再给他们下一道命令!用代理总督的名义下达!若是他们继续畏缩不前,就以怯战不前的罪名加以惩处!”

萧如熏又派了一拨传令兵。

说实话,起兵作战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之前遇到的要么是李如松这种不停命令只想打仗的家伙,一顿棍子下去就服服帖帖,还有就是群龙无首的溃兵败兵,直接收拢人心即可。

可这些家伙有组织有团队,建制完整,同时进退,而且自己这个总督说到底是代理的,大概这些边将根本就不认为朝廷会真的把总督的职位交给自己,之后肯定会有新的文官来接任,所以他们打心眼儿里并不把自己当回事。

而且自己是宁夏镇出身,之前的战役也没有给他们什么恩惠,这两镇兵马对自己不理不睬倒也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只是如今战局紧张,萧如薰急等着收拾掉这最后一支北虏军队,要知道,他咬牙切齿痛恨的北虏南下元凶、顺义王扯力克就在温泉镇之中被围困住,他还等着干掉北虏生擒扯力克献俘给皇帝,结果


状态提示:五百九十三 不听命令的军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