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颁奖季无疑是整个好莱坞乃至全世界电影产业的瞩目焦点,各方利益的交织对峙盘根错节,朋友与敌人的合纵连横短短三言两语也无法讲述清楚,但归根结底,终究还是离不开利益至上的铁律由颁奖季以及奥斯卡衍生出来的附加利益,影响幅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想象。
对于外行人来说,颁奖季不过是颁奖季,一座小金人奖杯所能够牵扯的利益终究有限,比起漫威系列或者哈利-波特系列这样的商业庞然大物来说,奥斯卡所维系的产业根本就不算什么。曾几何时,蓝礼也是如此认为的,但真正进入好莱坞之后,他却渐渐明白事情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
2018年,颁奖季之中的两件事情值得瞩目。
第一,奥斯卡为了吸引收视率,提议设立最佳流行电影奖,结果遭遇到了整个好莱坞众口一致的抵抗和反对,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但迪士尼却依旧没有放弃,准备将“复仇者联盟3”和“黑豹”报名参加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个主要奖项的争夺。
第二,在线流媒体领头羊奈飞(filx)依靠着同步在线播放的策略,打破了传统电影院线的统治地位,引发了“电影是否应该在院线放映才叫做电影”的争论,奈飞几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推行流媒体策略,最终却为了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罗马”而多次改变策略
先是戛纳电影节,法国电影产业规定,电影正式在流媒体在线播放之前,必须先进入院线放映达到一定时限,否则就不允许参加戛纳的主竞赛单元,尽管戛纳方面不断斡旋,但财大气粗的奈飞却拒绝妥协,一拍两散,最终“罗马”错过戛纳而登陆了威尼斯,顺利摘下金狮奖。
而后是北美颁奖季,奥斯卡明文规定,只有在主流院线上映达到一定周数才能够赢得报名的资格,这也是为什么所有颁奖季电影都必须赶在十二月第三周的报名截止日期之前点映乃至公映的原因。为了参加奥斯卡,奈飞破天荒地选择低头,十二月第一周在多间院线安排了“罗马”的点映。
迪士尼和奈飞,两家业内顶级公司,真正是跺跺脚整个行业都会抖三抖的顶尖巨鳄,两家公司却不约而同为了奥斯卡而改变了自己的策略。
按道理来说,“复仇者联盟3”和“黑豹”是商业电影,商业票房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还能够带动迪士尼乐园相关版权产业的全面火热,从利益角度来说,迪士尼真正是数钱数到手软;而奈飞也是如此,将网络时代的在线流量充分利用到了极致,他们是所有电影制作公司之中唯一一个可以无视院线、无视票房、乃至于无视质量的企业。
为什么?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奈飞的盈利模式。
奈飞快速崛起之后,曾经凭借着一系列口碑之作而收获了大量粉丝,尤其是电视剧一口气全部上线的做法更是备受赞誉;但后来,他们却投资拍摄了一大堆质量平庸的电影作品,这些剧本全部都是根据大数据统计撰写出来的,哪些题材受欢迎、哪些段子最热门、哪些类型有人气,卷起袖子就直接拍摄,没有雕琢也没有打磨,成品质量着实让人无法恭维,这也引发了无数争议。
对此,奈飞官方表示:“我们在意的不是作品质量,而是作品数量。我们需要庞大的作品基数来填充自己的版权库,至于质量,无关紧要。”
因为奈飞是通过付费订阅赚钱的。
简单来说,他们建立一个庞大的片库,以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作品,全方位地揽获不同领域、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取向的观众,只要用户订阅了奈飞,那么用户就可以坐拥一个片库海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
这也就意味着,一部超级大烂片,即使只有一名用户喜欢,那么这就已经足够了。因为只要这名用户成为了奈飞的订阅用户,奈飞就已经成功了,而这名用户还可以在片库里寻找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哪怕是烂片,他就会选择继续付费订阅。
从如此角度来说,烂片和经典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一部烂片,都必然拥有属于自己的受众群体;更何况,订阅了奈飞之后就可以随意观看任何一部作品,偶尔观看一些烂片打发时间,又或者是淘换到一些小众经典,这又何乐而不为了?
这也意味着,不管如何,奈飞都能够实现盈利。
所以,奈飞根本就不需要担心作品质量影响票房数字以及后续周边盈利,他们拥有一个独立属于自己的片库系统,这也使得奈飞成为了唯一一个不需要担心作品质量的制片公司。这也成为了网络时代对于现实产业结构巨大改变的又一壮举。
换而言之,迪士尼和奈飞根本就不需要小金人来谋求更多利益,但为什么他们还是在不断追逐奥斯卡奖杯呢?
简单来说就是品牌效应!
从数据统计角度来说,一部收获奥斯卡提名的作品,院线票房能够明显增幅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八十不定;而一部赢得奥斯卡奖杯的作品,院线票房的增幅则能够达到百分之三百乃至更多,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
一部电影的蓝光影碟封面,只需要印上“奥斯卡提名作品”或者“奥斯卡得奖作品”,市场租赁收入就可以提升百分之五十以上;同时,电影的海报、原声带、相关产品周边,乃至于整个制作团队的名声,利益的影响力是环环相扣的。
尽管现在人人都在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