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宋缔>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

面对大宋将士的收割,倭人在仓促之间根本来不及抵抗,这种情况下要么豁出命去稳住阵脚,要么想活命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四散而逃,倭人知道宋军需要的不是杀敌,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撕开防线,杀出平安京……

于是出于本能和对袍泽的不信任,倭人的防线开始溃散了……

这种大规模的溃散的直接结果便是会引起更多的恐慌,宋军并没有费多大的劲便打通了撤退的道路,在倭人的防线上撕开了一条大口子,狰狞且可怕。

蔡伯俙的目标很明确,他要带领这四千五百余人向左京土御门进发,并与石元孙合兵一处撤退。

而眼前最大的困难已经被消除,倭人的防线不堪一击的被撕碎,当然这还要感谢石元孙制造的那场小小的地震,当蔡伯俙赶到左京土御门的时候,这里的厚重的城门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石元孙的一千人正在与防守的倭人拼杀,而两边的倭人却如潮水般不断的冲杀过来。

就在刚刚,城门在爆炸声中灰飞烟灭的一瞬间,藤原道长慌了。

他没想到坚固的平安京城门居然如此的不堪一击,更没想到宋人有如此犀利的手段。

于是他便命人全力增援左京土御门,本来他以为石元孙会率领所部撤走,毕竟这是最好的时机,当爆炸发生,大多数的倭人都以为这是地震的前兆,根本就没来得及对宋军发起攻击。

但谁知石元孙率领所部非但没有离开,还在城门的位置死守,显然他这是在为蔡伯茨的大军守住这条生命通道。

终究蔡伯俙终于和石元孙合兵一处,两人没有多余的废话,大军便穿过城门向石见方向而去,只要他们抵达石见,便算是在倭国的土地上安全了,倭国的石见早已被刘德召改造成了与大宋相同的州府,完全看不出两者的区别。

在石见每日都有义勇负责巡逻,或是保卫石见周边的安全,或是抵挡山匪流寇,或是注意附近州府的动向,而石见的官员都是来自于德高望重的人家,这些人家当有的是出自贫家门楣,有的是则是世家望族。

双方代表了俩个利益群体,互相之间也不敢下死手,而在石见使用的律法则是大宋的《宋宪》因为它足够仔细,也足够清楚,让人心服口服。

蔡伯俙和石元孙都知道,现在最要紧的便是甩掉背后的追兵,倭人疯了似得紧紧咬在他们的身后,若是被咬住,整个大军都会被拖垮。

宋军之中并没有多少军粮,为了轻装简行,蔡伯俙命人烧掉了所有的负重,只留下常规甲胄和军械,而口粮也只够他们三日行军所用。

身后的倭人不知是不是发现了这一点,正死死的要在宋军身后,只要停下便会被纠缠,然后是更多的倭人,倭人充分的发挥了人海战术,以人数的优势压得宋军喘不过去来,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做出应对,连安营扎寨的时间都没有!

原本的宋军是风光的,最少他们能杀得倭人丢盔卸甲,鬼哭狼嚎,但现在的宋军犹如丧家之犬,仓皇的逃命,而倭人却不愿放他们而去。

藤原道长已经代替了天皇下了死命令,务必追杀宋军,使之全军覆没,这是一种执着的疯狂,他的眼神令敦良这位天皇都有些心惊胆颤,他从没见过关白如此可怕的眼神。

同样的敦良也知道一旦宋人离开了平安京,那消息就瞒不住了,宋军肯定会派出飞骑向时间守军求援,三万大军,整整三万如眼前精锐一模一样的大军。

敦良甚至认为他们会把自己连同平安京都消灭掉,消灭的一干二净,若是把他们惹急了,死去的将不再是自己,而很有可能是整个皇室!

可藤原道长却不担心,他认为倭国有着数十万大军,对付区区三万人的宋军还能成问题吗?只要保护了倭国政权的独立和延续,保护万世一系的荣耀,什么样的牺牲都不算什么。

只不过他们需要调兵,从倭国各处,各大家族调遣精锐的士兵前来勤王,一旦组建起一只勤王大军,即便是人想要找麻烦也需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够不够。

藤原道长已经准备好了一系列的计划,一旦宋人向平安京发出进攻,在勤王大军与其作战的时候,藤原氏将会派出家中精锐偷袭石见银矿,把石见的一切重新收回倭国。

虽然石元孙和蔡伯俙不能让大军停下与倭人作战,但他们早已派出军中的精锐骑兵前往时间报信,只能期望刘德召早一些带兵前来,这样他们就有返身一击的机会,彻底让倭人绝望。

据斥候来报,身后的追兵少说也有三五万人,大宋将士们的脑袋已经开始明码标价,沿途的村庄城镇但凡能捉住或是能杀掉宋人的,一个十贯钱。

这个数字对于宋人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对倭国般贫困的百姓来说却是一大笔横财。

无奈之下宋军只能避开城镇和有人的村落,他们实在无法对倭国的穷苦百姓动手,但这些穷苦百姓可是会对他们下手的!

人心的恶在金钱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这是宋军和倭人相比的天然劣势,他们对地形不熟,并且倭人能够得到地方上的援助,而宋军想都不用想,在不知不觉之中这场战争已经演变成了消耗战。

宋军的粮食越来越匮乏,而倭人越来越近,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石元孙再次决定以自己率领精锐留下断后,让蔡伯俙逃出生天,并率王师前来复仇,但蔡伯俙想都不想的便拒绝了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