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现在的大宋火器虽然领先世界,但其中的原理却很简单,甚至是粗浅,受这个时代和千百年来的固有思想xiàn zhì,即便如大宋这般科技发达的王朝也没有多少质的飞跃。
即便是大宋提倡格物,赵祯把科学发展放在了新的高度上,列入科举之后也依然是不够,如何不够?赵祯仔细的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和大宋所缺少的时间。
自从他来到大宋之后,只是把想法和路子指出来,但并没有详细的列出大纲,也不可能列出大纲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靠帝王指导完成的,赵祯没有这个时间,也不可能对大宋的格物进行干预,他只能把现有的只是集中起来,并看着大宋在这些知识的温床上发展。
这并非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简单,赵祯所播种下的是格物的种植,是科学的种植,它让大宋百姓发现格物的好处,让朝臣们发现格物为大宋所带来的好处,也同样让商贾看到格物为他们自己所带来的利益。
赵祯不会强制的敢于格物的发展,更不会规划出它前进的方向,一切的一切都是随着大宋的需要而发展,随着大宋自己的独特路线所发展。
但有一点是除外的,那就是武器的制造,世界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奉行一个简单的道理,谁是强者,谁就占据了统治地位,枪杆子里出zhèng quán这句话赵祯可绝不会忘记,垄断了兵权,垄断的兵器的制造,这是天家统治大宋的基础。
赵祯相信,现在的自己不过是为了大宋提供一个方向而已,而这个方向却会引到大宋向正确的地方前进,科技发展是这个世界的未来,只有抓住了未来,才有可能成功。
眼下大宋的力量与辽朝相比还未实现代差,虽然在工业上,农业上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在其他的地方却是依然差的不太多,看似和大宋相差甚远但已久没有产生太大的差距。
只不过锻造铸造技术落后与大宋,冶铁技术落后与大宋而已,若是给予辽朝时间,契丹人完全有能力仿制出大宋的板甲来。
穹面锻造技术并非像看到的那么复杂,只不过锻造要比铸造成本高得多,铸造还不简单?只需要把模具造好,把融化的铁水倒入其中,待冷却之后扒掉模具就好,大宋的铁锅也是穹面,也是同理铸造出来的。
但铁锅是铁锅,板甲是板甲,铁锅的杂质太多,没有经过锻造排杂,无法改善晶体结构,无法增加金属纤维的柔韧性等等,这些东西虽然大宋知晓,可辽人也不傻,辽人的工匠依然知晓其中的奥秘。
辽人不是造不出板甲来,而是造不起!这才是本质的区别。
大宋的板甲辽人难道就没见过,无法获取?答案是否定的,大宋将士牺牲的时候会毁掉手中的棘轮弩,会毁用掉huǒ yào弹,但有两样东西却是不会毁掉。
一个是大宋的板甲,一个便是手中的横刀,这两样东西即便被辽人得去也不会对大宋产生威胁。
因为辽人有能力复制出同样的东西来,但却造不起,成本之高令辽人难以想象,即便是大宋对每一套板甲和横刀的管理都是十分严格的,一旦遗失便要治罪!
一副板甲若是用人拿锤子锻造需要多长时间?不可想象,辽人没有大宋的水力锻造锤,没有大宋那样的蒸汽机如何锻造?一个熟练的铁匠半个月才能造出一个板甲部件,而有着机器帮助的宋人只需几个时辰便可以造出同样的东西。
若是让辽朝的这个工匠制造辽朝的铠甲,这半个月说不定能出五六件来,若是造箭簇之类的便更多了,所以辽人造不起这样奢侈的东西来。
对儿子们的授课结束了,赵祯离开资善堂前留下一道课业,这课业不用书面作答,只是让赵旭和赵昀二人想想如何运用火器,待下次自己再来的时候说出答案便好。
赵祯缓步的穿过了宫门,在宫中的甬道上行走,不知不觉便到了东华门,三才跟在边上有些莫名其妙,官家不是要去御苑观看相公们的球赛吗?不往西面去为何反倒了东华门?
经过赵旭和赵昀的提问,赵祯心中已经没了心情去看朝臣们争夺球赛了,他更多的是在思考技术上的问题,眼下的大宋和辽朝之间没有技术代差的原因是时间的积累。
自始自终赵祯都觉得他对格物的投入已经很多了,而大宋的格物发展也非常迅速,从蒸汽机和火车的出现便已经证明两者之间的差距。
而这段时间大宋工业上的格物更是突飞猛进,只要是大宋的商人便知道格物对工厂的作用,它能给工厂带来更高效的劳动,跟是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也变相的促使大宋格物的发展,但这只是需求关系而已。
赵祯相信随着量变的积累一定会导致质变的产生,微微抬头瞧见北京城东北方向的烟囱,赵祯微微一笑,格物的发展屈指可数,真正走上正轨不过是十几年的时间。
在这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已经令赵祯震惊,时间上的不足可以弥补,毕竟大宋领先的这十几年辽人用几十年也不一定能赶上,而且赵祯不会让辽朝再存在那么久。
再过几十年,大宋便能产生超越这个时代的格物来,到那个时候,就算自己不在了,这格物也会继续沿着铺设好的轨道前进了。
赵祯心中其实还有一个顾虑,火枪这东西的出现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自它出现以后,战场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