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宋缔>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争

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赵祯打算把南巡的第一站放在广州,尤其是在广州市舶司密谍之事后,他更是如此打算,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你把一切都认为考虑的完美了,可老天就是这样爱和你开玩笑。

赵祯就是这样认为的,本打算到了杭州之后便从公路南下,谁知道到了杭州后他发现自己走不了。

自己南巡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便有人打算利用南巡做文章。

娄守坚赵祯是不陌生的,这货说是卧佛,只不过是个僧人,高僧大德都是别人给他的名号,而赵祯和他为数不多的交集也是在当初西夏蕃僧来宋传道的事情上。

看着一旁满脸佛像,无喜无悲的臻谦,赵祯总感觉因果轮回,自己又和佛门沾染上关系了,这是他最不希望的事情,但却不可避免。

现在的佛门完全用最积极的态度配合着大宋的朝堂管理,反而是道门沉寂下去,他们和佛门不一样,完全是一副爱信不信,不要打扰道爷修仙的姿态。

俩个宗教以不同的态度应对大宋,这是他们的本能,也是他们对皇权的妥协,唯有如此方能自保。

可以说现在的臻谦就是佛门的代表,他代表天下佛门与赵祯面谈,在赵祯眼中他是没有资格的,他不过是个僧人,一个有信仰的特殊人。

但不谈又能如何?毕竟在大宋信仰佛教的人还是很多,始终脱不开这层关系。

还是王语嫣看的透彻,灭佛这东西搞不下去。

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恰巧这三位帝王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这是四次灭佛,也是佛门的四次大厄难。

各帝王动机不一,情况各不相同,但所作所为却如出一辙,灭佛!

其中无非是政治原因;思想文化领域的冲突;僧团道风的缺陷;僧俗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方面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无法调和,于是便演变出了灭佛事件。

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赵祯,堵不如疏。

一味的去阻止宗教的发展效果肯定不会好,灭佛这么多此,佛门还是春风吹又生。

即便是去限制僧人的数量,即便是对他们的田地征税,人家还是有办法赚钱,“长生钱”这种高利贷虽然被大宋的钱庄打击的无法赚钱,但总有僧人能用蛊惑之法得到香火钱。

臻谦投也没有抬,轻轻的转动手中的檀木佛珠,古井无波的开口道:“陛下,不知我佛门可是满足陛下应允的条件了?”

上来便直来直去,没有一丝寒暄,赵祯发现这串佛珠曾经是娄守坚的东西,也是用来证明臻谦和娄守坚关系的信物,证明他有资格前来“谈判”。

赵祯微微点头,继而又摇头道:“虽以满足,可满大街向百姓讨要香火钱的和尚…………”

“陛下!”

臻谦忽然开口道:“启禀陛下,正统佛门不碰钱财,持戒修行,持的是:不捉金钱戒!”

赵祯玩味的望着他:“不捉金钱戒?那为何又常讲,大德居士以金银琉璃等七宝供养,在佛制中出家僧人又不捉金钱戒,岂不是矛盾?”

赵祯不待臻谦开口便道:“所谓的不捉金钱戒便是不碰触钱财,不储纳钱财,而朕却没见你佛门子弟中有多少人做到,也许你说在庙中的和尚便是如此,但他们的吃喝用住便都是乞讨而来?或是自给自足?!”

天子之威,凛然如日。

刺拉拉的让臻歉说不出话来,想要辩驳,却也无从开口,只能无奈的长叹道:“陛下觉得佛门该当如何?”

“你知道为何有三武一宗灭佛吗?”

赵祯突然改变话题,让原本无奈的臻歉法师大惊失色。

怎么就忽然扯到灭佛上来了,难道赵宋官家又要行灭佛之事?

但身为佛门代表的臻歉却有应对,来之前师傅便告诉他,大宋皇帝不好应对,定要做好完全的准备,现在看来果不其然!

“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

赵祯颇为惊讶的望着眼前的和尚,风轻云淡之间倒是出口成章。

“好一个不能不能清检守真风!原是知晓的,所谓的高僧大德,也不过是打着“要想佛法兴,只有僧赞僧。”的旗号而已。”

臻歉抬头望了一眼赵祯,他知道这是皇帝要故意刁难他,羞辱他,可越是如此越不能有表现。

“启奏陛下!道场以无事为兴旺;佛陀有云:我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破坏僧团,不守清规,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

打的好禅机,赵祯微微点头,忽然望向臻歉道:“大和尚,你可愿成佛门的监督之人?”

臻歉微微一愣:“陛下,佛门各寺之中自有戒律院……”

“朕不相信,朕给佛门一个机会,天下僧人皆可由你派人监督,若是出错,朕不罚这些僧人,只会罚你!若是发现僧人破戒,必须移交当地衙门,罚没其财,开除僧籍,销毁度牒!”

臻歉微微一愣,随即答应下来,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皇帝居然给了自己肃清佛门的权利,这是师傅盼也盼不来的东西。

虽然寺庙在朝廷管辖之内,可每个寺庙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若不是群聚而商讨,推举一位法师出来,谁也不能代表佛门。

但若是有了皇帝赋予的权利就不同了…………

“贫僧遵旨!”

<

状态提示: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