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这是又坑了一赐乐业人一次,之前帮他们复国也是如此,复国的一赐乐业人每年给大宋进贡的财物就不知多少,而在此之后更为成为大宋商品的最大分销商。
这其中的利益多少赵祯怎会不清楚,而大宋获得的利益他也清楚,之前没有过于猛烈的压榨以色列就是为了等他开花结果。
现在一赐乐业人的以色列遭到了进攻,灭国之祸近在眼前,赵祯相信没人比曾经丢失过家园的一赐乐业人更加了解家国的重要性。
“不懂珍惜是因为不曾拥有,懂得珍惜是因为曾经失去。”这句话极好的诠释了为何一赐乐业人对以色列的热爱。
为此拉比不惜付出极大的代价也要换取大宋的帮助,受尽世间冷暖的一赐乐业人再也不想失去家园。
而以色列才刚刚开始就面临生死存亡,任何一个以色列人都希望维护他们来之不易的家园,所以在这个时候赵祯可以开出更高的价码也不担心一赐乐业人不答应。
事实上帮助一赐乐业人只不过是顺带手的事情,大宋不可能专门为一赐乐业人发动一场战争,赵祯自认为自己还没有博爱到傻子的程度。
对塞尔柱人的进攻一直是赵祯计划之中的事情,无论一赐乐业人来不来,赵祯都已经准备好了对塞尔柱的进攻。
这是一次警告,也是一次强力的战略威慑,赵祯用兵从来不会拘泥于行事,而是有更为深层的战略考量。
塞尔柱人屡次冒犯大宋,并且和天竺人沆瀣一气,塞尔柱人以为大宋不知道他们的手段?既然装作无辜,那大宋不客气了。
单单是天竺出现的那些投石车便足够变成赵祯出兵的理由,甚至与赵祯完全没有必要向塞尔柱人解释,其中的原因双方之间都是知道的。
北方的塞尔柱人已经成为威胁大宋的存在,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兵威慑,让这个还在得意中的阴谋者尝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赵祯要用最强力的方式告诉塞尔柱人,大宋早已知道他们在背后搞的鬼,也让这个自以为是的王朝清楚,天竺不是他们能染指的,即便是大宋不占领天竺他们也别想。
塞尔柱人想在天竺面对大宋威胁的时候获得更多利益,那就要准备付出更多代价,这是一场赌博,但很不幸大宋不是一个公平的赌徒。
赵祯是故意放任塞尔柱对天竺进行支援的,当然也是知道两国之间结盟的事情,大宋攻打天竺是在获取鹏珈罗的土地,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大宋的云南西路。
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下面便是战略威慑,本以为大宋对天竺的进攻会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赵祯觉得只有把刀真正的架在敌人的脖子上,让他们吃痛流血后,才能是最好的威慑。
大宋把天竺人打的再痛,再再可怜,对于塞尔柱来说都是不痛不痒的事情,毕竟大宋打的是天竺而不是塞尔柱的本土。
这样只会让塞尔柱觉得天竺的实力太弱,而不是大宋的战力太强。
大宋一直在对天竺用兵,并且是一场大规模的入侵,在这个时候塞尔柱人不会想到大宋会突然转身对塞尔柱发动袭击。
不光是塞尔柱人想不到,天竺人也不会想到,甚至是大宋的朝臣和百姓也想不到,这么做完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达到了赵祯所期待的效果。
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往往会得到最好的效果,宋军的战力本就不弱,在这个时候一场完美的战略欺诈就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这是一场威慑战争,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威慑塞尔柱人,强大的战力是重要的保障,只有如此才能一举击溃塞尔柱人的军队,使得塞尔柱胆颤于大宋的力量。
赵祯知道大宋的疆域已经到了何种程度,事实上恒逻斯城已经是宋军能够控制的最远城池,更大更辽阔的土地并不会给大宋来带怎样的收益,相反还会有随时丢弃的风险。
没人愿意把自己经营妥当的城市或是土地随意丢弃,现在的大宋能守得住,但以后的大宋却不一定能守得住了。
出于对后世的考量,赵祯不得不放弃继续开疆拓土的计划,任何一个君王都希望自己的版图最为辽阔,但赵祯所考虑的是能否实际控制。
这其中就有天壤之别,在大宋控制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发挥他最大的价值,也只有如此才有经营的意义,否则荒芜的土地即便是再大又有什么意义?
恒逻斯城的重要性便在于其地理位置,葱岭便是帕米尔高原,这片土地一直都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门户。
这块土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在华夏汉室的控制之下,即便是到了清廷统治的时代也没有丢失,但却在清末的时候被一群愚蠢的书呆子给丢弃了。
那段屈辱的历史赵祯不会在意,他相信现在的华夏已经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而处于大宋全面压制之下的女真人没有办法再度恢复过来。
即便是恢复了,也不可能是大宋的对手,更何况赵祯从本质上改变了战争的形势,以往的冷兵器作战和依靠军队自身战斗力的作战方式已经在逐步淘汰。
当进入热兵器战斗的时代,战争就不再是通过人种彪悍与否,身体素质与否来决定的了,战争打的是武器装备,是科学技术,是后勤补给,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然游牧民族的身体占据优势,骑术占据优势,那大宋就把这种优势改变为劣势,改变整个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