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于不败之地,再图更大的战果,一向是孟九成的用兵原则。
当完颜讹论率领两千多人马前来进攻,抵达库山时,面对的便是坚营固寨,而且布置得很是令人费解。
按照兵力对比来说,红巾军两大营人马,有六千余人,而金军总共只有三千。
但金军自恃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对义军从来都是以少击多,一对三,一对五,甚至一对十,都打胜过。
而且,金军的将领素质较高,打仗时也多用谋略,或佯攻,或抄袭,或用间,也是尽量不死打硬磕。
可现在面对红巾军的营地,完颜讹论觉得除了强攻,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两座相距不太远的高山夹着隘道,这是第一道关卡;远处数里外,当道扎营的才是红巾军的主力大营。
主力大营两旁的山坡上,还有旌旗招旗,显是有人马护卫侧翼。
完颜讹论观察已毕,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召集众将进行了一番商议。
按照正常打法,金军要先攻下两座高山,粉碎红巾军这二鬼守门的架势;然后再直捣敌人的中军大营,作最后的决战。
有将领却认为不必如此麻烦,只要留下一部人马监视,主力尽可径直攻击敌人的中军大营。
如果两座山上的守军出战策应,那岂不是更好。没有了地势,在平地上战斗,金军能击败数倍于己的敌人。
“将军,卑职以为还是以稳为上。”副将完颜守忠却不想如此托大,作为完颜讹论的亲信,他是了解完颜讹论的想法的。
看到完颜讹论投来探询的目光,完颜守忠继续说道:“我们对红巾军缺乏了解,行险进攻似为不妥。卑职觉得,先试探性地攻击,胜则再进,败亦少损实力。”
完颜讹论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言之有理,便如此布置,先攻东侧山上的敌人吧!”
此番来攻,完颜讹论确实有着试探的心思。当然,如果红巾军的战力低弱,他也会展开猛攻,彻底击败敌人。
金军很快就完成布置和准备,五百多士兵披甲戴盔,向东山上的红巾军发动了进攻。
弓箭压制,步兵推进,金军的战法中规中矩,但却屡战屡胜。
守军的第一道防线在山腰台地上,以左右两道壕沟加木栅的放射状工事对山前多条上山通道形成正面封锁。
第二道防线在山梁上,以山顶为中心设有三道阶梯状防御阵地,可对山前的交叉路口和上山道路形成封锁。
王仙站在第二道防线的山梁上,举目眺望,虽然距离不远,但有树木杂草的遮挡,他只能看见前几排金军在步步逼近,却看不清楚后面的具体人数。
但不管金军来多少,攻击面却是固定的,限于地势无法展开。
在作战计划中,这座山不是非守不可的,兵力只有千余名,重武器只有抛石机,连爆炸的石弹都没配备。当然,松树炮还是留了几门,准备在危急时刻使用。
按照孟九成的设想,与金军作战,比较好的办法便是不断消耗其兵力,最后再看情况是否展开决战。
既然要消耗金军,你各种武器齐上,当头一棒把金军打怂了,人家不攻了,岂不是计谋落空?
所以,东西两座山上的守军和布置都差不多,命令也一样,尽量坚守,多杀伤敌人。如果形势危急,自然可以相机撤退。
尽管命令是这样,但王仙作为杨妙真的旧将,算是刚刚加入红巾军,还是想打得漂亮一些。既是为杨妙真及所属旧部增光添彩,也显出自己的能耐和本事。
轰隆,轰隆……巨响声中,滚木擂石放了下去,顺着山势越滚越快,砸向仰攻的金军。
不断有金兵躲闪不及,象稻草人似的被砸飞摔倒,惨叫声、惊呼声随之响起。
完颜讹论面无表情地仰望着,如果对手只是这点能耐,这山是守不住的。
显然,守军并没有让完颜讹论失望,滚木擂石放完,便撤回主阵地,对逼近壕沟的金军又用弓弩射击。
金军将领发出了嘶哑的命令,盾阵后的弓箭手向着前上方仰射出了一排箭雨,另一群士兵跑步上前,把云梯搭在壕沟上。
但隔着栅栏,守军的弩箭射得又急又准。
弓弩手都站在壕沟里,壕沟前垒起了类似胸墙的掩体,大半个身子被保护。
而栅栏的高度则有效地防护了金军抛射的箭矢,他们则可以把弩箭从栅栏缝中射出去。
一箭射完,弓弩手便将手中的弩向后一递,弩便被身后的队友接过,另一支装填完毕的弩又塞到了他的手里。
前伸,瞄准,射击。一系列的动作迅速而准确,不过几秒钟的时间,守军便又发射出了一轮弩箭。
这种射法类似于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也象火枪的三段四段射。三个、四个弓弩手排成一列,分别完成各自的工作,然后由第一个弩手射击。
这样一来,不仅发射速度提高了数倍,而且工作简化,减少了因为紧张而出错的可能。
同时,几个弩手根据体力可以轮换,因为张弩是最费力气的,但人员更换,就可以得到轮流休息。
而且,弩手比弓手的训练周期短,虽然还不如火枪,但也具备了一些爆兵的可能。
不断有金兵中箭倒地,但盾牌手却能够遮护着身体,从云梯上越过壕沟,向前继续攻击。
抛石机发动了,黑压压的石块越过栅栏,劈头盖脸地砸向金军。
弩箭、石头,上面、正面,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