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志文把那高达一千五百人的募兵当成普通民夫,这还真不能挑他的毛病!因为这些募兵的身份本来就只是青壮而已。
如今明王朝的募兵出现的还不多,只有倭寇袭击的比较严重沿海地方以及内陆匪患比较严重的地方,当地的官员才会编练这些募兵,而且总数也不多,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编练募兵的风潮,更没有影响到北方的边军,北方边军依旧以卫所兵为核心,而且战斗力还不算差,他们的战斗力可比内陆的地方卫所兵强多了。
因此这个时期里的募兵,严格上来说是不能算入明王朝的正式军队里的,如此,这些募兵自然也就没有朝廷正式承认的编制,充其量只能算是地方自行组织的守备军。
此时明军的正规军,还是那些卫所兵,这些募兵虽然穿着明军的军服,但是本质上依旧是从民间征召的青壮而已,和寻常当苦力当炮灰的青壮不同的是,这些募兵的待遇更好,装备更好,战斗力也更强,甚至是超过了地方卫所兵,嗯,一般都会有好几年的服役时间,不像普通青壮临战征召,战后遣散。
因此当地的地方官员觉得有必要招募士兵,那么他自己就会招募了,顶多就是向朝廷报备一下,当然了他们报备的时候也不是用招募士兵的名义,还是会用招募青壮的名义。
而地方官员招募青壮剿匪这种事,对庞大的大明王朝而言实在太过正常了,如果这种事中央朝廷都要管的啊,一年得处理好几百起了。
上头的人看到他的报告文书,脑海里就是会浮现三五百明军在渡江的时候遭到大量胆大包天的贼军袭击,将士们力战抗敌,然青壮民夫惧死,冲乱了明军自己的队形,最后为了保全实力以待日后剿贼的缘故,明军主动选择了暂避锋芒。
这对于上头的那些大佬们来说,不过是一个芝麻大点的事而已,这种事写到奏折上报到京师那边,都没会人正眼瞧一眼。
当然了,如果宋志文傻乎乎的说自个派了三千人的大军,但是却被区区一个乡野愚民率领的匪徒击败了,而且还损失了两千多人,那么就不是小事,而是会变成承报到正德皇帝案桌上的事了。
但宋志文要是这么干的话,第一个倒霉都不是李轩这个造反头子,而是宋志文,其次是苏家康,再过来是兴泉府的一大票官员,甚至都有可能连累省城里的巡抚大人都得背上一个失察之罪。
最后,倒霉的才是大唐王朝以及李轩,而且这还得是明军派遣大军来攻,并且击败大唐新军的前提下。
而按照内陆地区的这些地方明军的战斗力,不派出个万八千的,还真奈何不了大唐新军,更不要说扩军并训练完毕,而且武备齐全后的大唐新军了。
大唐新军的战斗力,别人不知道,但是亲历过战争的兴泉府内的明军将领却是知道的,即便他们不愿意相信大唐新军的战斗力,但是苏家康绝对是了解甚至是很清楚的。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府城明军和大唐新军在澜江对峙,乃至在过江的时候都龟缩在县城不出了。
他实在是没有信心凭借着手中的六七百个残兵去击败大唐新军了。
哪怕那个时候大唐新军在正泰县外部署的兵力也就百多人,但就是这百多人也是把苏家康给吓住了。
不是他胆子不够大,而是他手中的可用之兵真没多少了,正规军的卫所兵和募兵加起来也就三四百人,这些士兵的素质有多差,苏家康已经是有深刻感受了,拉着他们出去和伪唐贼军打仗,估计还没开战就得溃散。
剩下的大约四百人都是临时征召的青壮,战斗力就更不用提了。
但是一直龟速着也不是个事,尤其是在知道了伪唐贼军得到了一大批战略物资后,苏家康想着,是不是可以派遣一部分兵力偷偷在晚上出城,去玩一把伏击?
苏家康也是个有胆魄的人,你让他带着手底下的几百人去打大唐新军主力的主意,他自然是没有那个自信和胆子的。
但只是袭击一支大唐新军的辎重部队,他还是有这个胆子的,而且他这个人向来都是敢想敢做的,当天就决定,今晚就派出两百士兵出城偷袭。
苏家康这个人,虽然只是个文官,但是论起血性和胆气,绝对是要胜过绝大部分明军的将领,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一年多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了,仔细算算,他都在大唐新军手底下吃了不少败仗了,但是他依旧是一心想要剿灭大唐新军,即便是这一次偷袭大唐新军的辎重队,他的目的也是为了大局所着想,摧毁这些物资,扼制伪唐贼军的快速扩张。
没有这些物资,就无法制造武器,而没有那些火器,那些伪唐贼军还怎么扩军啊?
然而苏家康有这个胆子,不代表他手底下的明军将领也有这个胆子啊,刁雷勋听闻苏家康要派自己率队去袭击大唐新军,整个人一下子就是变的惶恐不安起来,大着胆子去找苏家康,想要让他放弃这个危险之极的想法,再不济也要让苏家康换将,他可不愿意大晚上的出去找死。
然而当他找到苏家康的时候,看着苏家康一脸严肃的模样激励着,说什么一切都拜托他了。
刁雷勋当时就能够猜得出来,他当时要是敢说个不字,这个苏家康是真敢杀人的。
他一个普通千户,对上苏家康这种正牌进士七品文官,实在是没胆子说出那个不字。
最后只能是带着绝望之心带人出城,他们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