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大西北浮沉>第一章

七、

寇雪一家到黄海省后,她和8团副团长金志光一家被安置到黄海省东海地区黄麻县东沟乡的一个“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防空洞为暂时的家。

这是一个深深的窖洞,进去五米左右,在里面砌了一堵墙隔开,两侧再由当地的农民帮挖了两个洞,即为当时的两间房子,生活供给为每人每月28斤玉米面(合三斤大米)和二两油、半斤猪肉的口粮。

年纪十二岁的柯书山望着黑乎乎的窖洞,想到了往日的军营,想到了失散的父亲,想到了被脱下军装的母亲的忧伤,想到了这个家庭的许多问号,眼中的泪水不禁流了下来。

“孩子,别哭,有妈妈呢!”

“妈妈,我再也不能上学读书了吗?”

“这个,是暂时的。不能上学也不要紧,妈妈是大学生。妈妈在家教你。”

“妈妈,对面的娟娟也不能上学吗?”

“对,不过都是暂时,妈妈每天教你们俩学习,只要你们俩肯用功学习,一定会学到知识的。”

“嗯!”

柯书山擦掉脸上的泪水,望着母亲开始憔悴的脸庞;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悲欢离合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经烙下两个字:坚强。

失学一年的柯书山和何娟娟在窖洞里接受寇雪传授的知识,在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地学习的同时,他俩失去了往日的天真和快乐,懂得了受人歧视和侮辱的滋味,开始体验到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第二年,柯书山在母亲四处找关系下,就读于黄麻县红旗中学,然而,半年后,因成份问题,就被退学了。不心甘的母亲再次找人、托关系,又在这所学校再就读半年,而这半年来之不易的读书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是把柯书山的姓改为蒋姓,才换来的。蒋姓是继父的姓,因为母亲寇雪在两个月前和以前7团工作过的政治部主任、现转业到县供销社当副主任的蒋清松结婚了。但,两人并未真正住在一起。蒋清松仍在供销社住;而寇雪和孩子们依然住在窖洞里。所以,为了读书,寇雪一咬牙,就把柯书山改成了蒋书山。

对于继父,蒋书山对他不离不弃,小小年纪的他知道,父亲死无音讯;母亲又拖儿带女的在这个极度困难之下,继父的鼎力帮助,以及他和母亲都是知识分子的缘故;再加上组织撮合,母亲才同意和继父结婚的。

但是,母亲和继父定有一个条件,就是暂时不搬到县供销社与继父一起居住,一来是继父与女儿只住一个单间,二来是出于对自己和妹妹仍然念念不忘的亲生父亲的考虑。所以,母亲和继父一合计,只有每周二、三天时间继父带女儿到寇雪居住的窑洞住下。这样继父就可以减少与自己和妹妹的陌生感和增加感情的产生。

后来学校再次拒绝蒋书山读书,使他在今后的道路上增添了不少麻烦。

八、

“孩子呀!书是念不成的两。我呀!托远方一位亲戚的介绍,找到了县邮电局的领导,他们同意接收你到邮电局工作。月工资为31元钱,你认为如何?”

寇雪小心翼翼地问蒋书山,因为儿子才14岁呀!就要去参加工作,小小年纪就要为了生存而打拼,她于心不忍啊!但,又无可奈何!

“嗯!”

蒋书山咬着嘴唇,强忍着眼泪,坚强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因为亲生父亲和母亲的问题,他已经无缘于学校了。母亲能帮他找到一个工作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孩子呀!邮电局的领导说,让你先从机要的分解员开始做起,并负责分、发报纸。你年纪还小,不懂的,就每问大人。有一句古语叫:不耻下问,就是这个意思。”

“妈妈,我一定会好好干的。”蒋书山握着拳头说。

“孩子,妈妈相信你。唉!你这个年龄还是读书的时候,却要你去承担家庭的责任。妈妈,真是……真是于心不忍呀!”

寇雪说完,擦去眼中的泪花,双眼慈祥地望着心爱的儿子,呆呆地出神。

九、

蒋书山在邮电局干了半年后,就直接做了承担1条乡间邮路的送报纸、送信、邮包、电报和汇款的邮递员,这一干,就是近两年的时间。

“妈妈,这是我第一次领到的第1个月工资,31元钱。给。”

“孩子,你自己留着10元钱,其余的用作家里的开销。你的工资呀!给家里的生活带来了稳定和保障。”

“妈妈,我只留2元钱就可以了。”

蒋书山把29年钱塞到母亲寇雪的手里。

“孩子呀!家里的油盐酱醋都是你从7公里外的地方购买的,需要钱啊!”

“妈妈,等到要买东西的时候,我再向你要钱。”

“这也行。唉!这年头,实行什么计划供给制,买猪肉、买布、买米都要凭票购买。我想帮你和勤儿买一块布料,给你们俩人做套新衣服都难。”

“妈妈,我用不着,你就帮妹妹买一块布料,给她做一套新衣服吧!”

“孩子呀!你长大了,懂事了。你每隔一天就回家住上一晚,这样跑来跑去,累不累呀!”

“不累,正好可以锻炼身体。”蒋书山懂事地说。

“天晚了,睡觉吧!你看,勤儿,早已进入梦乡了。睡吧!”

寇雪转身就要进入内屋。

“妈妈,家里的大米,昨天才有3-4斤,怎么今天就多出了十九、二十斤了。”蒋书山不解地问。

“孩子,这个你就别问了”寇雪摆摆手说。

<

状态提示:第一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