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大明首相>第三百零六章 小心被人利用

大同城有一座藩王府邸,大小宫殿二十多座,房屋八百余间,是国中王府中最大的一座,此即代王府。首代代王乃太祖皇帝第十三子,至隆庆年间,已传十代。

初夏的一天,交了午时,第十代代朱廷埼正在花园与王府太监总管——承奉下棋,几个侍女在旁侍候着。王府长史急匆匆走过来,禀报道:“王爷,出事了!”

代王头也不抬,懒洋洋地问:“何事?”

长史道:“博野王府奉国将军朱充焴、广灵王府辅国将军朱充燀等纠集宗室百余人冲进知府衙门,未持红领,要将应分发给各宗的禄米白手全支,知府不允,奉国将军等竟群凶殴打知府!”

“喔?”代王这才抬起头,“报官了吗?”

“大同巡抚已派兵弹压。”长史道,“各宗乃王爷血亲,王爷有节制之责,出了这等事,当奏报朝廷。”

代王一摆手:“有劳相国起稿吧!”说着,继续与承奉下棋。

长史,乃进士出身的从四品文官,号称藩王封国的宰相,故代王有此称。长史对朝廷,负有监视藩王之责;对藩王,则掌章奏文书。他领命即到巡抚衙门,查问事体详情。

“抚台,皇亲殴伤知府固然有罪,但朝廷拖欠皇亲禄米,各宗日子也委实难捱,能不能向朝廷把此事说清楚。”长史与巡抚商榷拟稿事,不禁感慨了一句。

“相国有所不知,”巡抚道,“山西全省各粮仓,存粮一百五十二万石,而省内皇亲年俸总数却是二百一十三万石,僧多粥少啊!”

两人感叹一番,统一了口径,各自起稿,一同奏上。

两份文牍同时发交内阁,执笔票拟的张居正一看,脑袋里“轰”地一声,叹息一句,说了声“又是一件恼人的事”,遂把代王的奏本和大同巡抚的参章都读了一遍,高拱、高仪听罢,倶沉吟不语。

三位阁臣都清楚,藩王宗室的事,既重大又棘手,一时又很难找到对策,自百年前宪宗时代起,内阁皆回避此事,即使出了事,也批交礼部就事论事,息事宁人,不了了之而已。

国制,皇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封郡王,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奉国中尉。另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婿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藩王皇亲不得干涉地方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可日益膨胀的皇族人口,越来越成为朝廷沉重负担。隆庆三年,现存的亲王、郡王、将军、中尉共计二万八千四百九十一人,这还不包括皇族中的公主、郡主、县主等女性成员。全国税粮总收入不足两千五百万石,而各王府的岁禄开支就达九百万石,供养皇族宗室的开支,成为国家最大开支,超过了全部官吏俸禄的总和。

朝廷设宗人府,专门管理皇族宗室事宜,初以亲王领之,后以勋戚大臣摄府事,不备官,只负责把宗室陈情转报礼部而已。近百年来,历任内阁大佬都对宗室之事讳莫如深。如今,因宗室为禄米殴伤知府,这个难题摆到了高拱面前。

高仪见高拱眉头紧锁,知他也感到为难,遂道:“新郑,此事批交礼部题覆就是了,自可照常例了之。”

“虏患、漕运、军政、吏治、钱法、财用,或已有成,或正展开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惟有宗室负担一项。”沉吟良久,高拱终于开口了,“我本想待明年吏治有成,清丈田亩,再议此事,看来拖下去,终归不是法子。我常告诫官员不能回避矛盾,内阁若规避烦难,岂可表率百僚!”他看了一眼张居正,“记得叔大初入翰林,给先帝上过论时政疏,所陈时弊有五,第一款就是宗室骄恣,这么多年过去了,可曾有思路?”

张居正有些尴尬。当年他上此本,把宗室骄恣列为首弊,实有所指,乃是曾经在少年时代将其祖父虐酒致死的辽王。四年前,辽王被废为庶人,圈禁凤阳高墙,他的仇已报,如今高拱遽然提到,让他颇感局促,只得苦笑道:“宗室事太棘手,不敢思之,思之头疼!”突然一挑眉毛,“河南宗室为天下之最,周王府禄米却能保证,不知可否为他省借鉴。”

高拱道:“河南仅亲王就达七府,郡王八十余。亲王以周王为最早,乃太祖第五子。从国初至今,仅周王子孙即达四千余。宗室禄米供给自是一大难题,地方倒是想了些法子。李邦珍巡抚河南时,建言将卒后无子除封的南陵王遗产一半免其解京,留为补充周王府禄米之用。去岁,敝县知县匡铎擢升兵科给事中,他知与敝县相邻的钧州是原徽王府邸所在,而徽王早在二十年前已因不法被废,王府群牧所改为钧州千户所,驻军千余,却也无事可干,遂建言将此千户所并入开封宣武卫,密县、新郑原输该千户所纳额粮改解省藩库,充为宗室禄粮。这两例,都是特殊情形,不便推广。”他一欠身,突然提高了声调,“似这般挖东墙补西墙,也不是办法!需谋根本之策!”

“根本之策?”高仪惊讶地问,“新郑何所指?”

“不妨以周邸为例。”高拱道,“我年轻时在开封求学十余载,加之岳父在周王府做过事,对周邸事略知一二。第一代周王可谓是医学家,所撰《保生余录》、《袖珍方》,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六章 小心被人利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