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朝当官那些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主谋还是背锅
南京指挥战斗、参与战斗的人马,到城防守卫上上下下,都需要严加审讯,以明白南京真相究竟如何。”徐阶道:“而至于派谁去查,人选自然由陛下指派,臣没有意见,只是请陛下留意,从北京到南京,快马加鞭日夜不停也要十二天,如果陛下定下人选,需要钦差尽早启程,早日抵达南京好将事情查清楚。”

徐阶不动声色地将追查的内容又转回到责任谁负的问题上来,而追查的范围又被限定到南京城里,最后又提到时间问题,从北京派出去官员是来不及了,这样就避免了严嵩和李默的人选,当然南京是事发之地,南京官员也不能主审,那么最有可能主审,也有这个权力的就是曹邦辅了。

嘉靖帝的眉头一皱,从北京到南京,正常要走一个月,毕竟钦差不是驿递员,不可能日行八百里,走一个月到江南,岂不黄花菜都凉了?

北京不能派人,南京也要避嫌,谁来完成这个使命?

嘉靖帝闭目思索半晌,才道:“朕知道了。”

他手中的钟磬一响,四位辅臣就识趣地叩头退出了。

他们一出大殿,各个神色叵测,因为到最后,嘉靖帝只是若有所思,并没有当场确定人选!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皇帝想要派锦衣卫去查?

果然第二天,锦衣卫的朱六风驰电掣出了京城,得到消息的南京各路人马还没来得及准备,朱六已经抵达了距离南京只有一百六十里的镇江了。

……

淞沪之战以两支倭寇主力被击溃,纷纷逃窜入海而进入倒计时,最后一支二千人的主力队伍在武进分散为小股倭寇,在各地官军的围剿下,渐渐穷途末路。

陈惇欣喜地看到,胡宗宪率领水师亲自出海追剿余寇,这是他在为今后的海战做准备。因为一开始胡宗宪和陈惇就倭寇问题竟夜讨论的时候,就得出应“御敌于海上”的结论,甚至水战还要放在首位,如此水陆并举,抚剿结合,才是遏制倭寇的正确办法。

陈惇相信胡宗宪会将抗倭的局势,一点点扭转过来。

不过他虽然很想乘风出海,一睹海战,但他受伤不轻,被吴家人接回了镇江修养。当然吴家在南京也有豪宅,只不过他们现在一致决定留在镇江,因为觉得镇江比南京安全,这就是南京被围造成的恶劣后果之一,百姓都无法相信官军能保护自己。

唐顺之来镇江看他,告诉他成远因为抓住倭寇的功劳,一下子从试百户提拔到了正千户,再往上就是指挥佥事了,他还不到二十岁,但功劳已经佼佼。苏州团练也被嘉奖,这一次胡宗宪大方地赏赐了二万两白银。

陈惇哈哈一笑,心中却有一丝犹疑闪过:胡宗宪打仗的钱,从何而来呢?

大明朝的中央财政拮据,地方也困难,而且数万抗倭大军齐聚江浙,都得靠地方自己提供粮草,光人马嚼用每天就得一千两银子,若再算上军饷、兵器、甲具,所耗费银两更是不计其数。

难道胡宗宪的钱是依靠赵文华的搜刮——

陈惇被自己这想法逗笑了。赵文华吃进去的还能吐出来吗?他损公肥私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倒过来?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四章 主谋还是背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