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东鲁传>406章 避难教坊

管家赐宴,吃的就是个氛围和滋味儿。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别说是正儿八经地列席,就算是能给端个茶、递个手巾,远远地瞅上一眼宴会现场的情形,那已经算是莫大的幸运了。

同样都是平民,钟四郎却堂而皇之地在这场盛筵之上拥有了一席之地。这份殊荣,当真令人羡慕嫉妒无限恨。

所有人只看得到光鲜的表面,却很少有人知晓这份荣耀背后的艰难。

没有人看到光鲜之下的气若游丝、命悬一线。

曾经的伤痕累累、体无完肤,都被雪似的纱布层层包裹了起来,而她咬紧牙关都遏制不住的痛苦□□,也被层层宫墙悉数遮挡。

世人看不到她的狼狈,只看见、听见了一个体面亮丽的四郎。

只用一件案子,就让包括知府大人、卫指挥使大人乃至于知府六房、地方豪绅在内的众多名流笑脸相迎、竞相赞许,这是何其的幸运!

一次冒险,一举成名。

玉帛云礼,前途无量。

同样是有功之臣,仕宦子弟的李祥廷、陈艾清,不过也就得了文具一套,棉布一匹,米五斗,钱一贯。

钟四郎在获奖人员中年龄最小,获得的赏赐却最丰厚。不管是柳静言、朴时敏还是莱哲,每个人不过只得了一贯钱,而四郎却得到了五贯!

五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正经一个秀才,一个月的廪膳费也只有一两。这一两银子,能买米两石。

按照通俗的说法,一个人吃饭每天需米一升,每月需米三斗。按照一家四五口人计算,那么吃饭每月需米不过一石多。

五两银能买米十石,然则五口之家的话,能够维持十个多月,将近一年。

这还是精米的价格,如果是精糙混食,那么,这五两银子使用的时间还要更多些。

既得了便宜,又得了好名声,见好就收才是做人的根本。

可是,当着成千上万的府城百姓的面,钟四郎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他居然谢绝了官家的赏赐,转而大言不惭地索要其别的东西来。

要说四郎所求为何?说出来倒也合情合理。

他要入学,考取功名。

想要科举,先决条件必须要先成为生员。而要成为生员,没有真才实学是不成的。

为此,他当众恳请在场的诸位大人,考校他的学问。

随意出题。

这口气乍听上去很自大,细想来却叫人心神凛然。

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细瓷活儿。

按照常理来说,不过才十二三岁的孩子,就算打娘胎里就开始读书认字,也不敢说能够将六艺修习得得心应手。

但是,偏就有一部分人对此深信不疑。

首先挺身而出的是安平郡侯府的小侯爷。用他自己的原话说,四郎的学问那是“取功名如探囊取物”。

他愿意做四郎的荐举人。

小侯爷的出面,让李知府等人很是踌躇了片刻。

新明朝于科举之外,还有一种“遗才试”。

所谓“遗才试”,又称“录遗”,就是给那些因故缺考或者是考试中没有正常发挥的生员的一次补救的机会。

遗才试一般先由提调官考试,再送提学院道覆试。

而钟四郎这种情况,不可谓不特殊。

纵观山东道,还从未出现过类似的情形。

但是不曾出现并不意味着是新鲜事儿。

新明有明文规定,凡愿意参加科举的士子,“皆由有司保举性资敦厚,文行可称者,各具年甲籍贯三代本经,县州申府,府申布政司”。

也就是说,钟四郎的冒昧之举,是有章可循的。

尽管突兀,却并不荒谬。

就如同“遗才试”,规定之外的特殊是被允许的。

有小侯爷为保荐人,加上自身才华出众,再准备好“三代本经”,即使从未曾进过一天学堂的四郎,也可以一路顺利地通过县、州府衙的审核。

能够成为科举生员,不光是个人的事,也是地方上的荣誉。

昌阳县令钟鹿鸣不会不明白这一点。即便他对四郎持有怀疑态度,冲着安平郡侯这块金字招牌,也不会傻乎乎地加以阻挠。

大不了就考试嘛,考得过,固然好。考不过,也是钟四郎自己的问题,与他这个小小县令并无利害关系。

站在这里立场上来说,昌阳县衙这一关,根本不成问题。

四郎显然是已经算好了这一题目,因此才会越级向府州衙提出申请。

今天这个事儿,只要是李箴肯点下头,那么,这事儿就算是成了了大半。接下来,就按照四郎自己要求的,让有司准备试卷严加考核就是了。

考得过、考不过,都是钟四郎的命,而府衙这边却能通过这件事,给地方的百姓和士子们留下一个爱才惜才不拘一格收集人才的美好形象。

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是,李箴却没来得及表态。

紧随着小侯爷的出面,与四郎一同受到褒奖的李祥廷和陈艾清等人,也纷纷地站出来表示支持四郎。

围观的人群中有李祥廷等人最为要好的朋友,如庞思聪,秦文明,吴真等。

这些人平日里就对李、陈、徐图贵几个推崇备至,见状哪有个不随声附和的?况且,他们对四郎并不陌生,几次见面下来,对四郎的言谈举止惟有钦佩,再无一丝不屑或怀疑。

更有府学的一帮儒生,还念着当初上巳的曲水流觞中,四郎的出口成章和那篇广为流传的


状态提示:406章 避难教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