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龙虎山张天师世称“正一真人”之始。
《通鉴?辑览》称:元世祖诏封张宗演为嗣汉天师、演道灵应冲和真人。
此实为张氏世袭天师之始。
据《元史-成宗本纪》记载,元成宗大德八年(西元1304年)授张宗演次子张与材(第三十八代天师)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教、正一道。
《明史?方技传》曰,正一派道士“专持符箓,祈雨驱鬼。”自道教分衍宗派之后,合皂山主要传葛玄灵宝法箓,称灵宝派;龙虎山传张道陵法箓,称正一派;江西一带流传许旌阳法箓,称净明派。这三派均归于正一道。
三、真大道教
创使人为沧州刘德仁,在金熙宗皇统年间。
《通鉴辑览》曰:真大道教者,始自金季道士刘德仁之所立也。其教以苦节危行为要,而不妄取於人,不苟侈於己者也。五传而至郦希诚,居燕城天宝宫,见知宪宗,始名其教曰真大道。授希诚太玄真人,领教事。
刘德仁,道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人。生於北宋宣和四年(西元1122年)。六岁时遭遇北宋末徽宗、钦宗被金人所虏的靖康(西元年)之变,随家徙居盐山太平乡。皇统二年(西元1142年),刘德仁二十一岁,托言老君授道,创建了“大道教”。
刘德仁死於大定二十年(西元1180年),前后行教三十八年。该道派五传至郦希诚,元宪宗赐名“真大道”、六传至孙德福,在至元五年(西元1269年)曾奉诏统辖诸路“真大道”。八传至岳德文,其教更盛。其教至元末犹不衰,但元以后逐渐衰微,终于消失。
四、太一道
创始人为卫州萧抱珍,时在金熙宗天眷年间(西元年)。其教传“太一三元法籙”之术,故名“太一”。全真道和真大道教皆不太注重符籙法术,而太一道独以此出名,颇与天师道相接近。主张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
萧抱珍行教达三十年,卒於金大定六年(西元1252年)。
萧抱珍去世后,由其弟子韩道熙嗣教,仍袭萧姓,故亦名萧道熙。金大定九年(西元1169年),金世宗敕在观内建立“万寿”额碑。太一道“声教大振,门徒增盛”,达数万人之多,其流布区域,“东渐于海”。
太一道传嗣有秘箓法物,继法嗣者皆改姓萧,即以祖师之姓为姓。四传至萧抱珍之再从孙萧辅道,元世祖以“安车来聘”,并赐号“中和仁靖真人”。五传至萧居寿,六传至萧全佑,七传至萧天佑。其教至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泰定间(公元年)犹不衰。但以后则渐次衰微,终而消失。
五、净明道
该道派发勒於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西元年)。江西南昌西山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托言许真君(逊)降授给他“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净明大法”始行於世。至元初,有道士名刘玉清,经他清整“净明法”之教法教理,造作《净明忠孝全书》,正式形成了净明道。该道派奉许旌阳(逊)为教祖。行教侧重以符箓禁咒驱邪降妖,以守一斋醮修仙度人。此道派传播於江南,在元明间影响较大,以后渐衰微。
以上五派,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兴起于北方;正一道、净明道则兴盛于南方。真大道、太一道、净明道早已失传。明以来,道教分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其他一切支派皆归纳于这两派之中。全真派支派较多,其主要的是:
一、五祖派
道教尊奉之东华帝君王玄辅,号少阳,传少阳派;
钟离帝君钟离权(字云房),号正阳,传正阳派;
纯阳帝君吕岩(字洞宾),号纯阳,传纯阳派;
海蟾祖师刘操(字宗成),受於钟离帝君,传海蟾刘祖派;
重阳祖师王嚞,号重阳,传重阳派。
二、北七真派
邱处机,号长春,传全真龙门派;
刘处玄,号长生,传全真随山派;
谭处端,号长真,传全真南无派;
马钰,号丹阳,传全真遇仙派;
郝大通,号广宁,传全真华山派;
王处一,号玉阳,传全真嵛山派;
孙不二(坤道),清静散人,传全真清静派。
三、南五祖紫阳派
张紫阳(伯端)传紫阳派。
石杏林为第二代祖师,
薛道光为第三代祖师,
陈泥丸为第四代祖师,
白玉蟾为第五代祖师。
正一道支派主要有:
一、大茅真君名盈所传清微派;
二、天师张虚靖所传正一派;
三、许真君传净明派;
四、真武玄武派。道教传授经箓科仪,旧分三宗,又名三山符箓,总归正一派。
本来思谋着上述基本已宗罗了目前道教的主要门派,未想到老布袋和花静虚看过之后,仰天大笑。
笑过之后,两人起身相对站立,同时出掌,运内功,发奇功,瞬间在掌中对出了炽热的火球,这火球飞扑到那几张彩印纸上,顿时将其焚为灰烬。
此刻天色已黑,高空之上突降暴雨,雨大如注,将那些灰烬冲刷扫荡得无影无踪。
众人皆惊愕不已,元玄子淡然处之,全然无视。就在两位高人呼风唤雨,横扫一切之时,燕玄龙猛然跳到一座岩石之上,双臂上举,对着无尽的穹宇和瓢泼大雨喊道:“少年出太乙,慕道觅真公。愿破千层浪,踏平百万峰!”
老布袋接道:“江湖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