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从经营皇家农庄开始>第二百四十一章来宾水

鸭绿江水虽然汹涌,可夏季的东南风依然可以把船只带到上游,只要选择一个大风天就行。

“冬季总是西北风,夏家又总是东南风,大管事认为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王正沉吟了一下,说道:“按臣的观察,应该是热胀冷缩吧,臣也不知道对不对。”

李治笑道:“大管事的解释应该是最接近真实答案,不管对不对,都值得听闻一二,说说,这热胀冷缩是怎么回事儿?”

“就好比锅中烧水一般,不停加热水就会膨胀散发跑掉,南方天热,海面又无遮挡,海水自然会被烈日蒸煮散发出来,这些水汽升空后,会向北方天冷的地方流动,自然就行成了东南风。”

“那西北风又是咋回事呢?”

“呵呵,水汽带到北方之后,冬天下雪掉下来,北方大地堆积积雪,空间被侵占,自然就把空气向南挤压了。”

李治扯了扯嘴角,笑道:“有点扯淡,不过也有点道理,而且这好像还形成了一个循环,大海的水在东南风之下去北方变成了雪,积雪融化又回到了大海中。”

王正笑了笑,没再继续多言,而是看向了两岸。

东北的黑土地确实很肥沃,此时刚过了端午节,地里面的麦苗已经封林,生长的特别旺盛,远处的高粱也长得很不错,可以遇见今年有一个好收成。

现在大唐虽然粮食便宜,不过可以再加工嘛,酿酒、做成各种饼子,或者养牲畜、鸡鸭这些转化一下,利润就能高许多了。

以前船只主要就是运输粮食,现在除了有地方受灾以外,基本上没有长途运输粮食的,哪怕是某一个城中缺粮,在附近州县周转一下,就足够满足所需。

现在行船都是运输各种加工后的东西,其中以各种肉食和酒、煤炭的运输量最大,除此之外布帛和药材、铁器的运输量也不小。

李治也在看两岸,笑道:“江山如画,大管事泼墨的本事不错。”

王正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泼墨是陛下的事情,臣只是为陛下研磨墨汁而已。”

李治大笑道:“哈哈,那大管事磨的墨汁也是有独到之处的。”

三日船程后,换成了马车,一路越是向北,田地里面的作物越是短浅,直到看见刚刚发芽的麦苗的时候,也就到了吴优的大总管府所在地了。

这里原本是渤海国的地盘,而且还是渤海国的首都,在靺鞨七部和室韦人投靠吴优之时,渤海国同样有许多百姓投靠到吴优麾下,随后渤海国向李治递交国书抗议,吴优一气之下直接把大总管府给搬到了人家首都来了。

按吴优的话说,屁大个国家也敢称王,老二在西域都不知道废除多少王号了,说是首都,还没有中原一个县城气派。

说是国王,不过就是一个部落酋长而已,不听话直接让靺鞨七部灭了你。

现在渤海国王和靺鞨七部的族长一样,全部变成了吴优的手下,平时主要负责部族的祭祀活动,分了大房子,每个月有固定的俸禄,加上原本自己积攒的财富,日子过得还不错。

进城前,李治有些感叹的说道:“其实渤海王可以到长安去居住的,朕最少能给一个郡国公之位待之。”

李治语气真诚,王正却腹诽不已。

大唐从开国到现在,中原加外族一起,长安城里面已经积攒了十几个王,平时大门都不能出,和圈养的牲畜差不多,他们的作用就是在国朝庆典的时候出来跳舞,以彰显皇帝的武功。

没有那个王会想要过那样的日子,苟且偷生不过如此。

“老四自会应对,陛下就给他们一点自由吧。”

一直到快要进城了,王英才匆匆赶来迎接,这让王正不得不有点皱眉,李治倒是一脸乐呵呵的。

“臣,王英拜见陛下,臣接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李治点了点头,笑道:“不用多礼了,起来吧,也没有怎么提前通知你们,诸事繁杂,调整不过来时间也情有可原,老四呢?”

王英扯了扯嘴角,答道:“吴优带人去率宾河抓鱼去了,臣已经派人前去知会,回来还得两天。”

李治一愣,表情怪异的笑道:“河里很多鱼吗?居然需要咱们大总管亲自去抓?”

王英解释道:“每年四五六月,每个月抓一旬时间,都能抓个十多万斤吧,主要是很好抓,多是不多,她就是去图个新鲜。”

李治砸吧了一下嘴,笑道:“有点意思。”

随后李治看向了王正,王正也是一脸无奈,“陛下先进城歇息吧,老四回来,陛下尽管惩治就是。”

李治洒然一笑,“大管事言重了,惩治什么的还说不上,东北欣欣向荣,只要把事情办好,平时怎么样倒是不重要。”

随后众人进城,李治看着城中不过三丈宽的街道,低矮的木头房子,不由有些皱眉,这和岭南比起来,差距有点大啊,还好百姓脸上倒是红光满面的。

王英在一边解释道:“东北大总管府最开始在鸭绿水上游,后来又搬迁到了东海,去年才搬到此地,所以有些简陋,让陛下见笑了。”

李治挑了挑眉,问道:“这又是为何?”

王英沉吟了一下,解释道:“最开始是伐木开荒需要,后来又是因为开发海产需要,现在则是为了探索北方和迎接扶桑过来的百姓才搬迁到此地来的。”

李治有些不解的问道:“扶桑过来的百姓回来此地?他们不是应该从新罗上岸吗?”

“吴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一章来宾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