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宋缔>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国的力量,马木留克骑兵

赵祯带着一众朝臣以及皇族离开神都城,为的就是把权利交给韩琦,太子赵旭,后宫嫔妃们现在都在秋狝的队伍之中,虽然不是一起出发的,但最终会在成为汇合。

也幸亏不是同时出发,否则赵祯能想象得出皇后和一众嫔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王语嫣自然是担心万分的,而身为草原女子的贺兰雪和萧挞里说不定会“代夫出征”…………

此次赵祯的秋狝很热闹,文武百官都来了,士子,武员也都到了,赵祯木兰围场的巨大帐篷中处理朝政,这和在神都城的皇宫中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文人士子和待选武员来说,这次秋狝完全是给他们放松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大宋北面的每一片土地几乎都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每一寸土地里都有大宋将士们的鲜血。

所以也有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说法,大宋的官员几乎都知道这个道理,在而这个时候,用秋狝的方式告诉他们的后辈,这比什么都重要。

官员们不是傻子,他们知道以后的大宋靠的不是现在这帮老人,而是需要年轻的后辈,华夏王朝为何在即将走向落幕的时候能有那么的英雄人物出现?

那就是因为一代代的传承,老一辈不可能在高位上永远的待着,也不可能永远守护这个国家,最终还是需要逐渐打磨好的年轻人来接替他们的位置。

而这些人注定是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

所以无论是赵祯这位皇帝,还是范仲淹,欧阳修,苏洵,夏竦之类的老臣都把培养后辈当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做。

也只有后辈做得好了,他们才能安稳的过往下半辈子,或者说让自己的子孙安稳的活下去,活在一个安稳的国家之中。

所以这个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智慧,一种培养后辈的智慧,所以当年钱惟演会大力资助苏轼等人公款吃喝玩乐的行为…………

文人士子和武将生员在这次秋狝中学到的东西将会比任何时候的都多都重要。

赵祯坐在小滦河边的一块毯子上赤着脚和刚刚一起打渔的农人说话。

“王把式,今年你家在长顺坊的生意如何?你家有个诨名连朕都知晓的,叫“搬过天”?”

王把式根本就不是个打渔的,他是长顺坊边上做搬家生意的,凡是哪家打算搬迁,找他准没错,但他祖上是打渔的,虽然他家富了,但却从未把祖传的本事落下,今年他家是秋狝的代表,自然负责在小滦河打渔。

“官家莫听那些闲汉的胡扯,咱们只是出体力的人,也没有搬过天的诨号……”

赵祯瞧见他突然紧张起来便笑道:“那便不说这些,最近生意可好?”

王把式的脸上的恐惧消失,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回官家的话,我家的生意好分两种,一种是发家致富的人多了,往好地方去了,一种则是破败了,往下走,前一种我巴不得他们来找我,后一种……”

赵祯自然知晓他的意思,眼神颇为平淡:“那现在是前一种多些还是后一种?”

边上三才的眼睛已经快要眨成风火轮了,但王把式依旧叹了口气道:“不敢欺瞒官家,后一种居多,而且每月不断增加,皆是因为南北都在打仗导致的。北面的塞尔柱本就是咱们大宋通商的地方,南面的天竺到也无所谓……”

王把式说了很多,这一次他算是冒死说出这样的话,每年秋狝的时候朝廷的官员大多会前来“教他们说话”,那时候也没有眼下问题,自然是捡好听的说,可现在不同了,大宋从未有过以言治罪的,所以王把式就把该说的话说出来。

他不认为自己说错了,相反他觉得自己说了实话,说了官员们不愿说的话,这些官员该感谢自己才是。

在知道自己有资格参加秋狝的时候,那些商贾已经联名来了很多次,并且送了很多东西,希望他在秋狝的时候若是遇到官家问话就实话实说。

不知是他,就连边上跟着帮忙的宿老,乡老都被这些人托了话,只不过他们不敢说,自己却是不怕的。

赵祯听了王把式的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点了点头:“你说了实话,朕知道,既然是人家托了你办事,那朕就再托你转告他们一句。

这时候应该站在朝廷一边,别想着自己做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朕哪一次出兵没给商贾带来利益?

眼下塞尔柱之战只会带来更多的利益,若是他们不想要朝廷的订单,那就别在战后等朕划分利益。”

赵祯的话说的很清楚,至于王把式能不能听得懂,那就是他的事情,但他一定会把话带到,至少三才会监督他把话带到。

眼下秋狝进行的如火如荼,但赵祯心中已经没有了兴致,随着祭祀过后,剩下的便是一场场的打猎。

赵祯的猎物从来就不是这些草原上的野兽或是飞禽,而是远在西北方的塞尔柱,这个帝国之庞大不是一般人能想想的。

并且这个帝国现在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最让赵祯憋屈的是大宋帮助他们进入的鼎盛时期。

疆域辽阔,资源丰富,拥有高度亢奋和统一的宗教信仰,经历多次的战争,塞尔柱的皇帝也是春秋鼎盛,这样的一个帝国想要毁灭很难。

若是没有大宋的商品,若是没有丝绸之路的利益,这个王朝绝不会有眼前这般强大,赵祯自己亲手帮助了这个怪物站稳了脚跟。

这让他有些懊恼,虽然大宋的战力比塞尔柱更加强大,但


状态提示: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国的力量,马木留克骑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